午夜福利羞羞美女亚洲精品_国产精品高跟鞋制服丝袜美女自慰_精品超乳无码AV观看一区二区_亚洲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性色_亚洲国产成人AV免费

您當(dāng)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黃河長城行吟記

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10-16 16:59

□趙傳山

當(dāng)八月的秋風(fēng)拂過中華大地,我們自駕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西部之旅。從乾坤灣、鸛雀樓起步,沿黃河溯流而上,過龍門、到壺口,繼而西折穿行河套平原,抵達蘭州“三峽”;再經(jīng)貴德,一路西南直至瑪多黃河源頭。隨后北上玉門關(guān),沿長城東行,過嘉峪關(guān)、張掖、武威、銀川,直抵內(nèi)蒙古老牛灣;再南下雁門關(guān)、平型關(guān),終抵娘子關(guān)。這一路,我們領(lǐng)略了中華母親河——黃河,與民族脊梁——長城跨越千年的深情對話。

黃河自巴顏喀拉山啟程,裹挾著黃土高原的滄桑,在晉陜大峽谷中劈開萬仞絕壁,九曲回蕩,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長城自春秋蜿蜒而來,磚石間凝結(jié)著金戈鐵馬的回響,在內(nèi)蒙古老牛灣與黃河深情相擁,共同勾勒出“表里山河”的雄渾畫卷。

站在2025年的時序節(jié)點,我們先是溯河而上,繼而自嘉峪關(guān)起沿長城東行。但見巨龍般的長城與奔涌的黃河并轡同行,在河西走廊、三秦大地、晉蒙邊陲與燕趙故地,時而分道揚鑣,時而交匯相擁,真切感受到“長城遮護黃河,黃河滋養(yǎng)文明”的中華命脈。

這里,有張騫出使西域的豪邁,有霍去病飲馬河朔的雄風(fēng),有衛(wèi)青追擊匈奴的沙塵,有楊家將抗遼的烽煙,更鐫刻著中國軍民抗擊日寇的壯烈史詩。我立于長城之上極目遠(yuǎn)眺,黃河如帶,長城似鏈,將天地萬物串聯(lián)成一部流動的史詩。此刻,我們以腳步丈量山河,以詩心叩問古今,在秋風(fēng)沉吟中,書寫黃河與長城交響的壯歌——

龍門寫意

兩山飛峙接浮云,

天河陡束出龍門。

大禹鑿山導(dǎo)洪波,

鯉魚躍閫化海神。

三秦三晉兩扉開,

河西河?xùn)|一水分。

黃河九曲奔大海,

萬里流淌“水龍吟”!

詠壺口瀑布

滔滔浪沙驟斷頭,

吸入地窟一壺收。

黃瀑傾瀉去無蹤,

峽谷開裂渡暗流。

壺中乾坤蘊大道,

晉陜風(fēng)物耀春秋。

黃河萬里多奇觀,

最是壺口占頭籌。

蘭州水墨丹霞一覽

群山巍巍綠映紅,

彩巖層層砌畫屏。

登高一覽山河秀,

水墨潑處遍丹青。

青海湖覽勝

茫茫草原出湖泊,

遠(yuǎn)山巍巍繞清波。

白云悠悠張?zhí)炷唬?/p>

一湖碧玉如新磨!

貴德黃河清濕地公園寫真

黃河萬里分清濁,

源出青藏在瑪多。

清波東去漸次黃,

長流最清是貴德。

察爾汗鹽湖素描

天似穹廬覆莽原,

平疇無垠似色盤。

黃白藍綠布彩陣,

遠(yuǎn)望雪峰是鹽山。

玉門關(guān)吊古

高壘矗立戈壁灘,

漢家西鄙玉門關(guān)。

征夫汗馬擁節(jié)出,

幾人能得裹尸還?

陽關(guān)感懷

陽關(guān)一出為西域,

大漠幽吹渭城曲。

自古傷情多離別,

長夜夢中聞玉笛。

憑吊嘉峪關(guān)

黑山祁連峙兩邊,

雄踞天下第一關(guān)。

東來長廊西盡頭,

西域絲路東起點。

千年風(fēng)沙吹古道,

一排駝鈴過張騫。

關(guān)上仍懸秦時月,

遙指咸陽說大漢。

漫步張掖丹霞

赤橙黃綠青藍紫,

丹霞斑斕出彩虹。

丘山巉巖雕畫圖,

信步誤入仙境中。

過境武威

河西走廊鎮(zhèn)東首,

此地古來為涼州。

馬踏飛燕壯漢威,

絲綢路上扼咽喉。

巴彥淖爾印象

河套西灣一明珠,

巴彥淖爾在內(nèi)蒙。

北依陰山南襟河,

草綠羊肥遍地湖。

敕勒川即景

陰山綿綿周匝環(huán),

自古播名敕勒川。

天似穹廬籠四野,

風(fēng)吹草低牛羊現(xiàn)。

雁門關(guān)行

勾注有雄關(guān),

北胡南中原。

前為明月樓,

雁門入云端。

燧臺聳巒峰,

長城飛蜿蜒。

北遼馬蹄碎,

鎖鑰拒南犯。

大宋楊家將,

居關(guān)戍此邊。

一門盡忠烈,

衛(wèi)國保平安。

注:勾注,山名,即勾注山。

平型關(guān)感懷

長城著名第四關(guān),

平型關(guān)踞繁峙縣。

西為雁門東紫荊,

南臨五臺西恒山。

燕趙古道穿行過,

北胡馬路通中原。

驕狂日寇此葬身,

平型大捷震宇寰!

娘子關(guān)吊吟

天下第九娘子關(guān),

雄居陽泉太行山。

俯視峽谷綿河浪,

抬望山巔烽火煙。

晉冀兩省扼咽喉,

井陘崖壁亙深澗。

國軍據(jù)關(guān)阻日寇,

喋血三萬失太原。

責(zé)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wǎng)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zhǔn)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7120180017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wǎng)